查看原文
其他

一次状况百出的家宴。

陈宇慧 田螺姑娘hhhaze 2022-04-13

5个人吃饭,5个凉菜6个热菜1个甜品。


雨前羽街老师临时要求加入,前一天晚上快睡着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他不吃香菜(原本卤料里有香菜根)。瞌睡一下就醒了,纠结了一下要不还是让他别来了...?赶紧从冰箱里拿出备用的另一份冷冻鸭舌,准备第二天早起把凉菜里的淡卤鸭舌再做一次。


做起来倒是不算太费劲,只要原料和香料齐备,大概20多分钟就能完事儿。真的庆幸自己有多备食材的习惯… 不过20分钟内会占用一个灶头,还需要浸泡半天入味,起码要在8点前起床。



——



其他几个凉菜分别是:蒜泥红油牛杂(包括牛肚、牛心、牛舌),搭配香芹段和花生碎。

如果牛杂已经提前处理好、煮到合适的火候了,当天做的时候倒是很容易,焯水拌调料就好了。类似牛杂、牛腩、肥肠,我经常趁着不大忙的时候批量处理,然后分成小袋冷冻起来。

* 蒜泥红油的做法可以参考新书《家常菜的制胜一击》中关于红酱油部分的描述,红酱油搭配其他调料,夏天可以凉拌一切。


Tips:

  • 牛杂拌好调料之后就不适合再放冰箱了,不然油脂会凝固腻口。

  • 炸好的花生碎要在客人来之前再撒,避免调料太湿让花生口感不脆。

  • 凉的牛杂直接拌调料不行吗?已经处理好了为什么要焯水呢?仍然是为了避免油脂凝固。



发酵泡椒油茭白鸡丁


泡椒油是今年尝试的新调料,起码提前一周做好之后让它自然发酵几天。鸡腿肉当天上午腌好之后现蒸15分钟,茭白切丁略抓盐蒸5分钟,葱花也要在客人来之前再撒。


这道凉菜大受欢迎!二次发酵的泡椒风味非常丰富,不能说只比普通的泡椒多了一丝酸度,是让整道菜的味道都变得柔和悠长了。吃完饭我cue了一下雨前老师请他描述这个风味,他说:很难描述……不过挺很好吃的。我现在也是同感。


结果在开蒸箱蒸鸡腿的时候,猛然发现家里的蒸箱开始倒计时了,最后用10次就必须做蒸箱清洁流程…… 家庭厨房的灶头本来就不太宽裕,蒸箱和两个明火灶头是家宴的主力军,这次也没设计需要烤箱的菜谱……头疼。


临时想的办法是把家里保温性比较好的铸铁锅、土锅都端出来,有些汤菜改蒸为煮,少用蒸箱。灶头临时需要炒个菜的时候,把这些锅子端开,锅内还能继续保温一小会儿,不大影响效果。



豆豉蒜末苦瓜,容易做,切好苦瓜去籽之后爆炒1、2分钟就可以了。12点吃饭,10点左右备好就没问题,晾凉甚至隔夜的苦瓜是我更喜欢的风味。



金钩冬瓜提前3天吊好高汤备用,吊汤花半天时间,蒸冬瓜花40-50分钟,也需要长时间占用一个灶头。我一般是早上起来先做这道凉菜,蒸好之后让它慢慢自然放凉。


热火朝天备凉菜的时候,家属告诉我厨房纸巾用完了。我真的特别喜欢用厨房纸巾做食材的预处理步骤,尤其在家庭火力不够旺盛的情况下,很有必要尽量吸掉食材多余的水分。行吧,虽然有点不顺手,马上找块干净毛巾也是个办法。



——



这次的头菜是猪肚包一切,包土鸡、包油发鱼肚(鱼肚/花胶以两段式油温发好,大概需要个把小时,是提前一天发好的)、包了各种干货,一起炖煮了好几个小时,汤色发白,口味咸鲜。


吃的时候再盛出来,猪肚已经十分软烂。


随便一划,就能看到里面丰盛的食材。


吃的时候分两步,先尝尝原味,略淋一点汤汁。


吃几口之后配上姜醋汁作为蘸料,马上是另一种风味。



——



第二道是酸菜梅子牛尾汤:是适合夏天的微酸风味,咸味和酸味的来源来自酸菜、咸水梅和番茄。蒸制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,番茄看起来是完整的,实际上一戳就破,风味也完全进到了汤底里。当然,雨前老师的版本没有点缀的香菜。


临时改蒸为煮,把烹饪时间和食材入锅顺序调整了一下。汤色看起来没有蒸出来的清透,但味道还是不错。


酸菜梅子牛尾汤本来提前一天就备好了,我不小心手抖多加了一点点盐,略多了一丝奇怪的苦味……酸苦结合真的没法拿来招待客人,只能默默地冻起来回头想办法消耗掉,在,家宴,当天,早上,又,炖了,一锅,新的。


完全是在跟灶头抢时间,炖一会儿端走一会儿。铸铁锅离火之后还微微有点翻滚,大概就和我当时的心情差不多……最后是靠着客人们吃凉菜尤其啃鸭舌的时间拖了一拖,牛尾汤的火候才最终达到想要的效果。很紧张!好在客人们没看出来!


喝酒也可以拖一拖时间。



席间点心:荷叶饼夹蒸卤肘子。先卤后蒸,除了耗时之外没什么毛病,提前1、2天做好,让食材本身的味道更融合,当天再蒸热5分钟就可以上桌了。


菜干蒸五花肉的亮点差不多,吸收了肉汁和菜干香味的蒜瓣最好吃!



——



「随饭菜」本来安排了三道,主打的是发酵水豆豉蒸肥肠,要蒸将近1个小时



水豆豉是一个在湘、贵、川都能见到的发酵食材,我加了其他材料再发酵了一次。蒸之前的肥肠不管是酱料还是肥肠本身都难免有些刺激的风味,蒸完之后当天所有的朋友都表示最爱这道!不会过咸,可是味道层次好丰富啊,有位朋友用这一小碗肥肠配了3碗米饭。


家常豆瓣水发鱿鱼,干鱿鱼提前2天发制好,现做现烧。


本来还准备同时另外烧一道爆炒鸡胗,但不行……同时做两个考验火候的菜还兼顾聊天真的手忙脚乱。觉得鸡胗并不满意,这道菜没上桌,菜倒是也够了。


我在做这次家宴的时候设计了两条线:一条是内脏、下水、边角料的食材为主要材料,凉菜中的鸭舌、牛杂,热菜中的猪肚、牛尾、肘子、肥肠、鸡胗都算。另外一条线是以发酵为主要的调味模式,凉菜中的发酵泡椒油,热菜和汤中的酸菜、菜干、发酵水豆豉、豆瓣酱都算。


少了爆炒鸡胗,确实变得不大完美了,叹气。



——



「座汤」是酸菜芥菜豆腐汤,和前面酸菜梅子牛尾汤的酸菜略有不同,豆腐汤里的酸菜要先过油,调出一点轻微的辣度。再和微苦的芥菜、清爽的豆腐一起煮汤,特别适合夏天。



最后的甜品百香果醪糟桃子🍑冰沙也暗含了发酵食材:醪糟。


可我本来不是想做这个的,本来我想做醪糟冰粉。结果我低估了手搓冰粉……头天晚上第一次没搓成功又实在想睡觉(虽然被用了香菜的鸭舌给惊醒了),在家宴当天临时改成这个初次尝试的甜品搭配。不糟糕,但没有提前做好充分准备,我十分羞耻。



——



横跨了3个月,家宴做到第3次,确实有了许多不一样的想法。


第一次家宴的时候新书还没出版,而「味型」两个字的重要性已经在我舌尖上呼之欲出,很想告诉全世界味型的区别、搭配和它真的很重要。


第二次家宴的时候,菜式的排布和完整度上了一个台阶。挑战做一席菜原来是这样的感觉:菜式如何搭配,风味如何呼应配合,在当下的季节里应当如何选材,来了2、3次的客人怎么让他提升体验,怎么兼顾和客人聊天同时做菜。平时以消费者的视角对这些细节当然有所观察,作为创作者的视角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能在两个不同的视角间自如穿梭,隐约拥有了一个更大的视野,真是很特别又有挑战的体验。


站在创作者的视角觉得第三次家宴状况百出,不过客人们似乎觉得还不错。菜式搭配和调味上我也很满意,那么以此为记吧!


所有来吃过饭的朋友都开始好奇下一次会有什么,我自己也是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